新疆的“瓜藤”有看頭——浙商總會“浙商企業兵團行”隨團日記

缽施然4S店里,排列著自動采棉車等各種智能農機。
民營經濟是開放經濟,有著線上通線下闖、買全球賣全球的鮮明特質。
目前,有600多萬浙商縱橫全國、200多萬浙商遍及世界,他們就像“地瓜”一樣,把“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實現了“立足浙江發展浙江、跳出浙江發展浙江”。
那么,地瓜的“藤蔓”是如何延伸出去的?這個春天,我跟隨浙商總會“浙商企業兵團行”的隊伍,從煙雨江南來到大漠戈壁,趕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考察交流。
這是浙商總會踐行“地瓜經濟”的首團,也是疫情后浙商總會“浙商行天下”的第一站,來自全球80多家浙商企業、100余名浙商參加,多為行業龍頭企業、獨角獸企業的主要負責人。
此行,讓我有了一次拿顯微鏡觀察“地瓜經濟”藤蔓萌芽生長的絕佳機會。
第一天 杭州-阿拉爾
十萬浙商在兵團
“只有鳥飛不到的地方,沒有浙江人到不了的地方”
凌晨5時,我與從杭州出發的成員們在登機口前碰了頭,前往阿拉爾塔里木機場的航班將在6時30分起飛,8個半小時后到達。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計劃單列的省部級特殊區劃,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下轄14個師。其中,第一師阿拉爾市,北起天山南麓、南入塔克拉瑪干沙漠,總面積近7000平方公里,是浙江的對口援疆地之一。它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三五九旅,“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
凱利浦(浙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裁王華潤,正好坐在我的鄰座。除了隨身行李,他還拎著兩臺小型制氧機樣品上了飛機?!拔覝蕚淙ヂ涞匾粋€制氧機生產基地?!遍L途飛行十分辛苦,但這名年近七旬的浙商似乎一點都不疲憊。一路上,他興奮地跟我聊著項目進展:“前期溝通中,當地在土地、廠房、設備等方面,都給了十分優惠的政策。我很期待這趟考察,希望能推動項目落地?!?/p>
同行的浙商總會執行秘書長解延海向我介紹,這個團可不是普通的商務考察團,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企業已在新疆投資,很多企業家都是有備而來。
飛機來到新疆上空,鳥瞰大地,荒漠無盡,雪山皚皚,大家被這雄奇的景象震撼,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稍诶弦惠吳巴辖恼闵萄壑?,這些也意味著翻越千山萬水的無盡艱辛?!跋茸粋€月的綠皮火車,再坐一整天的毛驢車?!北鴪F浙江商會副會長、新疆衡暖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濤說,那時真的太難了。
都說“只有鳥飛不到的地方,沒有浙江人到不了的地方”,山高水遠也擋不住浙商尋覓商機與發展壯大的步伐,如今,浙商已成為兵團乃至新疆最大的商幫。兵團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兵團的浙商超過10萬、浙商企業1000余家,投資涉及房產開發、商貿物流、現代農業、紡織服裝等多個領域,總投資超過千億元,解決了20余萬人的就業。
十萬浙商在兵團,不僅實現了“跳出浙江發展浙江”,也在不斷賦予當地新的發展動能。今年,我省提出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堅持高水平走出去闖天下與高質量引進來強浙江有機統一,浙江人的“生意圈”還將越來越大,“地瓜”的藤蔓還將越伸越廣。
本次考察團的聯合團長、浙商總會副會長、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依芳介紹:“‘一號開放工程’給浙商新一輪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是我們這次考察成行的直接推動力?!?/p>
第二天 屯墾精神紀念館
兵團精神與“四千”精神
“投資新疆就是投資未來”
想了解阿拉爾,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必須要“打卡”。1949年,三五九旅在王震將軍帶領下開進新疆。根據毛澤東同志發布的“且守邊疆且屯田”特殊命令,為了不與民爭利、不與民爭水、不與民爭地,人民軍隊選擇了條件惡劣的茫茫戈壁灘,發揚南泥灣精神,在以“死亡之?!敝Q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將萬古荒原建成現代家園。2004年,阿拉爾市成立,目前人口42萬。
今天,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變化深刻復雜,當年毛澤東同志的雄才大略,也顯得愈發充滿遠見。參觀尾聲,浙商圍到了一幅阿拉爾的區位交通圖前,仔細聆聽現場工作人員講解“一帶一路”南線——
“第二亞歐大陸橋——中吉烏鐵路即將開建,將大幅縮短南疆到中東、土耳其以及歐洲的距離;南北疆大通道——溫昭公路也即將打通,成為南疆到第一大陸橋的中樞——霍爾果斯口岸的捷徑,將基本拉平與北疆享受第一亞歐大陸橋紅利的條件。在借助兩座亞歐大陸橋的地緣優勢下,南疆不再是遙遠的、偏遠的、閉塞的南疆,而是亞歐大陸的中心、開放的前沿?!?/p>
如果說剛才大家還是游玩狀態,此刻他們臉上寫滿了認真?!巴顿Y新疆就是投資未來?!币幻闵谈嬖V我,參加本次考察團,就是因為在當前局勢下南疆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對投資來說就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地瓜”的藤蔓,并不是漫無目的地生長,眼光敏銳、敢闖敢拼的浙商善于在大勢中捕捉機遇,要把藤蔓插進陽光、雨露和養分最充足的沃土中。
“跟黨走、跟國家戰略走,肯定是對的?!闭闵炭倳睍L、金田陽光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金位海透露,兵團行之后他還要去一趟喀什,“我的團隊已經在喀什一周了,準備建設一個集商貿物流、文化娛樂于一體的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百億元?!?/p>
“去年暑期,獨庫公路大堵車成了熱搜,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神秘的新疆已成為旅游熱點?!北鴪F浙江商會會長、新疆通嘉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葛永品,早已看到了其中的商機,“這里的基礎設施有待提高、產業發展有待增強?!?/p>
機會擺在眼前,拼的就是速度?!捌鋵?,我到新疆不下50次了?!闭憬象w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仇保順,以前熱衷于在新疆旅游,但最近他頻繁赴疆,準備在被譽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的賽里木湖上投建一個水上運動項目?!坝心贻p人最喜歡的槳板、電動沖浪板、皮劃艇等,將水上運動跟旅游結合,填補新疆旅游只看風景沒有體驗的空白?!背鸨m樥Z出驚人,“爭取今年暑期旺季前運營?!?/p>
而浙江綠農糧油產品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博宇,更是秀了一波“極限操作”:他趁著中午吃飯的時間,與當地農產品企業談下了一筆大單,準備把阿拉爾特色的羊脂籽米賣到浙江。這種大米在國際上獲過金獎,一斤能賣到30多元。
望著紀念館中講述屯墾歷史的大型浮雕,我突然意識到“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與“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其實有著共通的精神內核:都不畏艱苦,也都需要有遠見、雄心和行動。
第三天 阿拉爾
成本洼地和產業機遇
“兵團是產業轉移的優選地”
浙商考察潔麗雅在阿拉爾的工廠生產車間。
浙商考察阿拉爾市的商業項目。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
南疆的春天比江南略遲。路邊的垂柳已發出綠芽,胡楊樹下,是成片成片的棉田。
新疆是著名的長絨棉產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新疆棉花總產量達539.1萬噸,占全國棉花總產量的90%,占世界棉花產量20%以上。
2011年,諸暨企業浙江潔麗雅集團,就看中了這里的棉花產地優勢,在阿拉爾成立了新疆新越絲路有限公司?!袄塾嬐顿Y27億元,建成從紡紗織造到最終成品的全產業鏈生產線?!惫靖笨偨浝韽埧祷⒔榻B,該公司年產2萬噸毛巾,年上繳稅收近億元,連續多年蟬聯阿拉爾市工業企業第一納稅大戶。
在企業展廳,張康虎指著一張集團歷史照片,講起了潔麗雅入疆的故事:2010年5月17日至19日,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5月20日,集團董事局主席石佳昌就率投資考察團進新疆,最終選擇將項目落地到第一師阿拉爾市。
“這里是成本洼地,有內地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睆埧祷①┵┒?,政府在原料采購、交通運輸、稅收及生產要素水、電等方面制定了完善的優惠政策,距離棉花原料產地最近。
在毛巾生產車間,我看到縫紉機旁熟練地給毛巾收邊的,大都是眼眶深邃的姑娘小伙?!拔覀兩贁得褡鍐T工占80%以上,人員平均工資每月4000元。與浙江比不高,但在南疆算高收入?!睆埧祷⒄f。
在阿拉爾,吸引浙企大手筆投入的,不僅有白色的棉花,還有黑色的石油。3月19日,阿拉爾桐昆項目一期30萬噸滌綸長絲建成投產,這是浙江企業在新疆的又一個百億大項目?!斑@是西北五省區唯一的聚酯化纖項目,打通了新疆范圍內從石油化工到紡織服裝的最后一公里,填補了新疆滌綸紡織原料的空白?!表椖扛笨傊笓]周磊自豪地說。
有浙江企業在這里找到成本洼地,也有的尋覓到了新賽道。來到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的4S店,我和許多見多識廣的浙商被眼前的一幕震住了:一臺臺兩層樓高、10米多長的自動采棉車排列整齊,輪胎比人還高,紅色的車體“肌肉感”十足,工業化的美感堪比變形金剛。
4S店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都是打破國外壟斷的自主研發產品,可一次完成對棉花的采摘、輸送、集箱、打包、卸棉,并且實現了采摘的數字化、智能化,三行采棉機128萬元起,六行的一臺價格超過400萬元。
幾名企業家沿著爬梯登上了采棉車,坐在駕駛室里體驗起來,他們感嘆:“浙江可沒這么大的農機?!?/p>
“我們就是浙江的援疆企業?!必撠熃榻B的姑娘說,公司成立于2009年,由位于嘉興的浙江亞特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是國內棉花收獲機領域產品品類最齊全的廠商,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最近,缽施然正在沖刺上交所主板IPO,根據招股說明書,去年前9個月采棉機銷售了503臺,主要在新疆地區,市場份額達到了三四成。
“浙江是中國要素最緊缺的地區之一,缺土地、人力成本高,但在新疆、在兵團,這些都不缺。而浙江民營經濟發達,與我們形成了很強的互補性?!北鴪F商務局局長盧躍東乘著機會向浙商“喊話”發出邀請,“兵團是產業轉移的優選地?!?/p>
下午,在高規格的“浙商企業兵團行招商引資推介會”上,12個浙商投資南疆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67.78億元。會上,浙商總會還與兵團商務局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按照“浙商所能、兵團所需、產業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突出產業轉移、電商平臺、商貿流通、對外貿易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等重點領域,建立健全工作長效機制,實現合作共贏。
阿拉爾,在蒙古語中是“交匯、匯聚”之意,發源于天山和昆侖山的河流,在阿拉爾匯聚成為中國第一大內陸河——塔里木河。如今,發源于浙江的“地瓜經濟”和兵團的蓬勃生機,也在此匯聚成澎湃涌動的經濟大潮、未來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