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蕭山網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浙江 > 

                      致敬勞動者 | 董縐縐:守護生命最后防線的“暗夜行者”

                      [ 浙江 ]    
                      2023
                      05-02
                      11:09

                      編者按:

                      為表彰先進,進一步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寧波市舉行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暨勞模先進表彰大會,表彰了一批勞動者。

                      他們中有在平凡崗位上刻苦鉆研的維修工,有甘愿“007”的90后“農一代”,有從醫20余年仁心仁術的好醫生,有親歷杭州亞運會場館平地起“高樓”的建設者,也有攻堅克難引領行業發展的創業者……他們在各自領域兢兢業業,真正讓勞動精神熠熠生輝。

                      “五一”前夕,潮新聞聯合寧波市總工會,推出《致敬勞動者》專題,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致敬所有奮斗在一線的勞動者。

                      人物名片:董縐縐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重癥醫學科(東部)主任,主任醫師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在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住院部的重癥醫學科(ICU)比任何科室都要安靜,這里住著全院最危重的病人,生死一瞬間。

                      這里有兩個病區、36張病床,一年收治危重癥患者1200余例;全科配備21名醫生,82名護士,患者、醫生、護士的比例為1:0.58:2.28,遠高于普通科室的配比,也足以顯示ICU任務之繁重。

                      外界對ICU醫生有一種稱呼,叫“暗夜行者”,亦即危急狀況隨時可能發生,不分晝夜。董縐縐和102名同事,守護的就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

                      ICU是重癥肝病患者行肝移植手術前,進行綜合治療的第一站;也是肝移植手術后,穩定生命體征和維護移植肝功能的第一站。因此,ICU的治療對于整個肝移植手術而言,十分關鍵。

                      時間回撥到2017年,一天晚上9點,剛結束會診從象山縣回來的董縐縐,形色匆匆地趕到了醫院。病房內一位肝移植術后首日的患者,病情突然惡化,移植肝久久不能進入狀態,全身多處滲血,循環難以維持,血氧飽和度低,腎功能也開始衰竭……

                      看著他和旁邊一位等待移植的患者,外科主任也眉頭緊鎖。因為團隊剛得知又分配到了一個新的供肝,如果判定此患者的移植肝無功能,將立即為他再次行肝移植手術。同時,另一位患者也就失去了移植的機會。

                      此時,壓力都加在了董縐縐身上。他繞著病床走了三圈,陷入沉思……最終,綜合評估后,他大膽決定:通過內科手段讓患者度過難關,新肝留給下一位患者。

                      之后,董縐縐在病床邊守了一夜。他運用床旁血透技術嚴格管理出入量、調整用藥劑量、穩定內環境、嚴密監測各項生命體征……終于,移植肝逐漸開始發揮作用了,患者的生命體征也趨于穩定,度過了有驚無險的24小時。更讓董縐縐欣慰的是,另一位接受肝移植的患者手術也非常順利,兩位生命垂危的患者成功“闖關”。

                      “在ICU,經常要面臨生死抉擇,壓力非常大?!倍U縐坦言,這非??简炨t生的業務能力,以及心理素質,“好比撲點球,訓練有素的球員會根據對手的一個眼神、習慣,下意識地做出判斷?!?/p>

                      但是,下意識的判斷往往來源于豐富經驗的積累。身為科室“掌門人”,董縐縐尤其注重科室醫護人員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使他們明白肩上的重擔,“我們多付出一點,對患者就意味著多一分生的機會”。每天早上,他都習慣早到半小時單獨提前巡房,待科室醫生早交班時,他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在日常工作中,他也特別注重總結復盤,與同事一起分析問題,探討解決方案。

                      ICU的壓力,還來自于心理。高強度的工作,危重患者的絕望,家屬的期盼,都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來應對?!癐CU醫生,要先學好矛盾論和實踐論,抓住主線和主要矛盾?!倍U縐說,有時看到一些重癥患者,難免心生波瀾,但至今他都清晰記得,20年前剛入職時老師的叮嚀,如今他也是這樣嚴格要求科室醫生的。

                      “以身作則,嚴于律已!”在這樣的高要求下,董縐縐和團隊一次次圓滿完成了援鄂、援疆醫療任務,以及年初新冠病毒乙類乙管后的救治……

                      事實上,重癥醫學科醫生的壓力,不止在于直面抉擇時的艱難,還來自于病患。進入ICU的病患及其家屬,內心常常是絕望和極度焦慮的,董縐縐也總是會想盡辦法疏導。從事重癥醫學20余年,他還摸索出了一套“畫大餅”的技能。

                      “下診療決策時,必須要決絕;但治療過程要溫情,給患者傳遞正能量?!倍U縐回憶了一起2013年的病例,當時一位40余歲的男子在老家修繕房屋時,被倒下的墻體砸中胸椎,導致高位截癱。

                      患者入院后一度非常絕望,董縐縐除了每天給他做兩次氣管鏡吸痰助力早日康復,還經常安慰他、鼓勵他?!俺鲈汉?,我們一直保持聯系,有時他來醫院就診,即便坐著輪椅不方便,也堅持來看我。我們還約定,通過好好康復訓練,下次再見時,他能站起來?!倍U縐說。

                      正是類似一次次將患者從奄奄一息拉回到美好生活的努力,更加堅定了董縐縐救死扶傷的初心?!皶r刻準備著,盡量救活每一個經過自己手的病患?!?董縐縐堅定地說。

                      如今,在院黨委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下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東部院區重癥醫學科自2015年11月創建至今,已發展成了浙東地區唯一的肝腎移植監護病房。


                      來源:  

                      作者:  

                      編輯:值班小編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