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菱瓏灣 解鎖勝豐村變“豐收村”的共富密碼

“以前西千畝蕩死魚隨水漂,路過一股惡臭,現在這里水色怡人,既是南湖菱原產基地,也是浙江秀洲麟湖省級濕地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庇蛙嚫坻倓儇S村的黨委書記范治新望著眼前小橋流水、白墻灰瓦的菱瓏灣如是說。
5月11日,“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浙江站活動來到了浙江省秀洲區,看到了坐落于銀杏天鵝湖與西千畝蕩之間,河浜婉約曲折、湖蕩煙波浩渺的勝豐村菱瓏灣。
勝豐村地處浙江嘉興烏鎮、西塘半小時旅游經濟圈,是一個河網密布、水系交縱、白墻灰瓦、傍水而居的典型江南水鄉村莊。這里以秀洲農民畫、糖糕版雕刻技藝和造船技藝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負有盛名,先后獲評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首批“藝術鄉建”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2014年開始,勝豐村通過五水共治、漁民上岸、生豬退養等村莊環境整治行動,村容村貌逐年改善。2016年,勝豐村繼續開展菱瓏灣美麗鄉村建設,從旅游資源整合、旅游業態優化、旅游服務完善以及旅游管理提升四個方面,累計投入約8000萬元,建成了集“村、景、文、產”于一體的共建共享的詩意棲居地。
“農戶沈新華夫婦條件不好,老婆外地,在自家樓房一樓養了70多頭豬,生活環境十分惡劣。生豬退養時,我們鼓勵他們種葡萄,從10畝到現在的20畝,2022年賣了80多萬?!碧峒吧蛐氯A夫婦種植葡萄脫貧致富的故事,范治新介紹道,勝豐村因地制宜發展葡萄、蓮藕、蔬菜、草莓、藍莓、多肉花卉等效益農業,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355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5592元。
今年以來,勝豐村以“菱距離·畫共富”黨建品牌示范引領,深化黨建聯建機制,構建“258”發展機制,擴思路、找出路、蹚新路,不斷探索“千畝蕩千萬村”的共富新路徑。
依托“南湖菱”和“農民畫”建立“1+N”村企“菱”里連心共富工坊,把基地、菱農連結起來,實施種菱與養魚相結合、共富大棚種植等農作模式,2022年單位面積水體產出增長40%以上、屬地農場單位種植效益翻倍。
依托造船技藝、農民畫、糖糕板雕刻三大非遺特色打造文化研學基地,依托湖蕩區位優勢打造水上運動中心,依托農文旅樂游型產業持續壯大產業鏈。2021年以來,累計幫助300余村民解決就業,帶動農戶每戶約增收7萬元。
依托毗鄰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天鵝湖未來科學城的地理優勢,聯合周邊村共同投資秀水智創園、秀水新城科技產業園和現代化智慧生態漁基地等三個項目,打造抱團產業園,實現集體資產永續經營,預計建成后村集體經濟年經常性收入可增加300萬元。
“一只小木船花費4天雕刻完成,可以賣100塊”船匠工藝館的張師傅談到自己的收入頗為自豪道,“展臺上的木船已經全部被蘇州景區訂購了,一次可以定制好幾千只船,蘇州會把船賣到全國各地?!?/p>
下一步,勝豐村將認真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持續發力,乘勢而上,努力讓經濟發展得更強,美麗鄉村建設得更美、農民生活得更富裕。勝豐村的黨委書記范治新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們會開展環湖騎行道、觀光游覽線路、南湖菱良種繁育基地等多個項目,拓寬美麗鄉村建設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