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面孔 | 奪冠

十年之約,如期而至。11月8日,世界互聯網大會再次在烏鎮召開。
開幕當天,烏鎮峰會重要活動之一——“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開啟總決賽。
這項賽事的吸引力,在其“新”,探索和比拼互聯網發展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賽事同時也是一場“青春之約”,集聚互聯網青年人才,激發創意、創見、創新之力。
本周《周末面孔》,我們約訪大賽奪冠者。
2019年,“85后”姚志鋒,穿著自己公司研制的3D打印鞋走上冠軍領獎臺,如今,他的3D打印事業版圖,是否有了新的擴展?2020年奪冠者葉寧,他的一站式數字漁業服務平臺“海上鮮”,是否依然領“鮮”?2021、2022年奪冠者雷卿、李朝,為何在今年又重回烏鎮峰會,他們因何赴約?
《周末面孔·奪冠》——聽冠軍們講述烏鎮故事。
姚志鋒:3D打印 迎來新的春天
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直通烏鎮”互聯網大賽首次亮相。這場互聯網江湖的“華山論劍”,它的初衷,是為互聯網初創和成長企業搭建展示平臺,讓一批優質項目落地、開花、結果。那一年,清鋒科技憑借3D打印項目“極速液態成型”技術,殺出重圍,問鼎冠軍。
奪冠那一年,清鋒科技成立不到3年,年輕團隊正在深耕3D打印制鞋。奪冠那一刻,創始人“85后”姚志鋒,腳踏自家產品,風光領獎。
如今,四年過后,這家冠軍企業,是否已實現當初的壯志,讓制造業大變革?本周,我們再度拜訪姚志鋒。
葉寧:“海上鮮”的加法
2020年,“85后”寧波人葉寧接棒姚志鋒,奪得“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冠軍。他打造的海鮮B2B交易平臺“海上鮮”APP,讓漁民還沒到港就可以把漁獲信息發到APP上,船還沒靠岸,生意可能就達成了。
目前,“海上鮮”已經延伸到全國沿海各地,交易額突破百億元。下一步,葉寧的目標,不僅要讓企業盈利,更要帶動漁民共富,尋找互聯網+的更多可能。
雷卿:互聯網之光 點亮亞運之光
金秋十月,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完美收官。智能技術與競技體育交相輝映,科技與賽會相融,“智慧亞運”全球矚目。如何用科技賦能亞運?杭州亞組委很早就有設想并著手準備,兩年前,還憑借“泛5G智能場館賽事應用”,在烏鎮奪得大獎。
雷卿,“80后”,杭州亞組委廣播電視和信息技術部工作人員。2020年6月,主動申請從杭州下城區到亞組委工作。他告訴我們,這個項目的初衷,是為了滿足辦賽觀賽的網絡需求,也為了展現杭州的數字化建設成果,以數字化助力亞運。
“烏鎮時間”再次開啟,這次,雷卿和團隊伙伴們現場分享了前沿技術在杭州亞運會中的應用。
李朝:“智慧+” 助跑外賣小哥
這些年,烏鎮峰會的智慧成果,惠及越來越多的人。2022年,來自余杭宇谷科技的“這鋰換電”,拿下了2022“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數字共富”特等獎。
“80后”李朝,人工智能專業博士,兩年前,作為聯合創始人加入宇谷科技,帶隊開發出“這鋰換電” 全套系統。項目初衷,為了解決外賣小哥上路后的充電難題。
今年,烏鎮再相見,宇谷科技“這鋰換電”再次作為優秀案例,入選2023年《“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實踐案例集》。
李朝說,今年烏鎮峰會上的人工智能,讓他更堅定了方向。下一步,團隊正探索,將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運用到平臺中。
郭功劍:“電子鼻” 展身手
昨天,2023“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落下帷幕。7大賽道,全球1005個參賽項目,經過多輪比拼,70支獲獎隊伍,站上頒獎舞臺。智能傳感,是今年大賽首創的新賽道。憑借新一代人工嗅覺傳感器項目,來自杭州的郭功劍團隊,拿下了這個賽道的一等獎。
郭功劍,“80后”,2010年,浙大光學工程專業碩士畢業后,就一直深耕傳感器行業。3年前,看中人工嗅覺這個方向,加入“匯馨傳感”,成為這家初創企業的元老。
奪冠之后,郭功劍信心加倍,更是收獲滿滿。他說,團隊正考慮將后續的產業化項目落地桐鄉。他期待,“電子鼻” 能在更多場景中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