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間力量推動中美關系的巨輪頂著風浪行穩致遠

這幾天,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中美關系終于抵達了舊金山這一站,但正如王毅外長所說的,“通往舊金山”不會是一馬平川,不能靠“自動駕駛”,雙方要切實“重回巴厘島”,把兩國元首的共識真正落到實處。
6月28日,“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在福州市舉辦,出席“鼓嶺之友”座談會的中美各界人士在鼓嶺共同植樹留念。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通往舊金山”的過程中,中美民間交往起到了“校正方向”的作用:眾多美國企業高管紛紛來華尋求擴大合作,中美直航航班進一步增加,中國恢復赴美團隊游,“鼓嶺之友”延續百年前的友誼佳話,“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為中美青年友好交往積極行動,飛虎隊老兵傳承和弘揚中美合作寶貴精神財富,費城交響樂團來華續寫跨越半個世紀的音樂友誼……
中美民間多走動、多對話、多交流,在中美關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通過民間交往推動官方層面消融誤解誤判的堅冰,構筑相互了解的橋梁,從而使中美關系止跌企穩,回到正確軌道?潮新聞邀請著名國際問題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金燦榮,以及浙江外國語學院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沖,對此進行解讀。
10月29日,103歲的飛虎隊老兵莫耶一行人在北京八達嶺長城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中美兩國交往史長達239年,友好是主旋律
“中美最早的民間交往可以追溯到1784年,當時中國還是清代的乾隆朝,美國建國才8年。那一年美國有一條商船叫‘中國皇后’號,從紐約出發到我國廣州,這是北美第一條到中國進行貿易的船?!?/p>
金燦榮介紹說,在那60年后中美才出現最早官方來往,1844年中美簽訂《望廈條約》?!皬耐砬彘_始,在西方各國當中,中國與美國關系算相對較好的。特別是抗日戰爭時,中美還共同結盟抗擊日本軍國主義?!边@樣的歷史,奠定了中美民間相互友好的基礎。
而在王沖看來,中美民間交流具有歷史悠久、覆蓋度廣、影響力大等特點?!扒迥┲袊团沙隽肆裘烙淄?。他們回國之后紛紛報效國家,像京張鐵路的設計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就是留美幼童之一。而美國有大批商人、醫生等民間人士來華,雙方民間交流日益增長?!?/p>
中美之間廣泛的民間交流,產生出諸多璀璨的碩果。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1936年訪問陜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位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寫出了紀實文學《紅星照耀中國》,抗戰爆發后他又任美媒駐華戰地記者。新中國成立后,他曾三次訪華。1972年斯諾病逝后,后人遵其遺愿,將其一部分骨灰葬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p>
賽珍珠曾說:“我一生到老,從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屬于中國?!眻D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從4個月大就長期生活在江蘇鎮江等地的美國女作家賽珍珠,就特別熱愛、眷戀著中國,把中國當成自己的故鄉。她不僅在世界上首次把《水滸傳》翻譯成英文,還憑借描寫中國鄉土社會的長篇小說《大地》獲得了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女性文學諾獎得主?!蓖鯖_介紹道,“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出生并成長于杭州,在中國生活了56年,對杭州有著深厚的感情,在抗戰時期他還因為拒絕與日軍合作而入獄3年8個月……”
王沖告訴潮新聞記者,這些的人物還有很多,他們讓中美民間相互之間在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一直有著比較好的情感,對于對方的認知基本上也是正面的,這就為70年代兩國關系正?;院笊郎卮蛳铝肆己玫幕A。
1971年4月,名古屋,莊則棟(中)與科恩(右)握手交談。圖源:新華社
一個搭錯車,一個主動握手贈禮,開啟了“小球轉動大球”
1971年春,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31屆世乒賽期間,一次訓練結束后,美國乒乓球運動員格倫·科恩錯過本隊的大巴,卻誤上了中國隊的大巴??吹阶诘谝慌乓荒樸碌目贫?,最后一排的莊則棟主動起身上前和科恩握手,并送給他一塊繪有黃山美景的杭州織錦作為禮物。
第二天,科恩早早地等在了中國隊的必經之路,拿出一件別著美國紀念章的運動衫送給莊則棟作為回禮。第三天,美國副團長哈里森向中國乒協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希望能夠獲邀訪問中國。最高領導人經過反復考慮,最終決定邀請美國隊訪華。
歷史性的時刻到來了,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包括科恩在內的美國乒乓球協會代表團抵達北京,成為新中國成立后首批正式到訪的美國客人。接踵而至的,是基辛格訪華、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正?;?,乃至中美建交改變世界格局……
1972年4月,中美乒乓球運動員在底特律比賽時,看臺上的美國觀眾舉著用中文寫的標語牌。圖源:新華社
“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拉開了中美關系新篇章的歷史序幕,其緣起僅僅是莊則棟和科恩兩名運動員真誠友善的互動,最終演變為中美關系“堅冰”融化的契機。
蓋洛普的民意測驗數據顯示,從1950年到1970年,多數美國民眾反對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但在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結束中國之旅后,支持者首次超過了反對者。
一個案例,折射出中美民間潛藏著自發友好相處的巨大民意基礎,也更能顯示出民間普通人的交往在推動國與國之間關系向前發展可以發揮的巨大作用。
1981年1月7日,中國民航首航美國紐約。圖源:新華社
如果說,半個世紀前中美人民之間的來往和了解尚如涓涓細流,那么歷經整整五十載的沉淀,中美民眾交往的廣度和深度已遠超當年,兩國人民之間積累的信任和友情已如滔滔江河。
中美建交后的40余年里,兩國民間和人民的交流合作更為頻繁密切,覆蓋文化、教育、科技、媒體、旅游、衛生等多個領域。中美經貿往來從上世紀70年代的幾乎忽略不計,到如今雙邊貿易額超5800億美元;90%以上來華投資發展的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保持盈利;中國留學生赴美求學的人數達數十萬;自1979年締結第一對友城關系至今,中美已建立284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關系……
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厚重的數據說明,互利共贏是中美關系的本質,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
歷史已經充分證明,中美兩國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語言的差異,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中美民間交流互利共贏,不僅是兩國人民做出的自主選擇,更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2017年1月28日,在華盛頓的史密森學會國家藝術博物館,參加“中國新年家庭日”活動的人們觀看舞獅表演。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攝
“脫鉤斷鏈”違背時代潮流、不得民心,注定失敗
在處理好中美關系、推動雙邊關系止跌企穩向前發展過程中,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有機會參與的民間交流,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苯馉N榮告訴潮新聞記者:“對于任何國與國關系,如果民眾之間來往密切、相互有好感,是很重要的。中美兩個世界大國,除了國家力量以外,社會力量也很強大,中美交往不僅在于政府層面,更在于社會層面。兩個強大的社會如果建立起緊密聯系、開展廣泛合作,雙邊關系的基礎就會異常牢固?!?/p>
2019年11月20日,在紐約思坦太極武術中心,學員在老師帶領下練習太極劍。 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如果說經濟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那么民間交流就是中美關系的穩定劑。我們常說,中美關系起起伏伏,但是壞也壞不到哪兒去?!蓖鯖_認為,政府關系好的時候民間交流可以增光添彩,政府關系變冷時,又能通過相互交流溝通的方式促進交往,有效地緩和、升溫關系。
“大國和小國不同。對于小國而言,外部因素往往可以影響其內政;而大國都是內政決定外交,而內政往往是由民意決定的?!闭浅鲇谶@個原因,金燦榮認為中美之間的社會交往就尤其重要?!氨旧韮蓚€社會交往密切,民眾相互友善,并且有著發展雙邊關系的愿望,政府層面積極推進中美關系也就順理成章了?!?/p>
在金燦榮看來,搞大國對抗犧牲的是人民的發展機遇,阻遏交流切斷的是人民相知相親的渠道,“脫鉤斷鏈”成本最終要由人民埋單,阻遏交流切斷的是人民相知相親的渠道。
“大國對抗會影響多方面的交往,包括經濟、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等方面,所以它對于我們的影響也會特別大。而且中美交惡的影響是全球性的,除了影響兩國關系,還會影響地區和全世界的經貿、安全等關系?!?/p>
因此,對中美關系沿著健康、穩定軌道發展的期待,有著深厚的內在動力。金燦榮認為,美國一些人鼓吹“脫鉤斷鏈”,煽動仇恨敵意,搞“小院高墻”,他們的意圖如果實現了,必然大大損害兩國民眾的福利,是違背時代潮流、不得民心之舉,注定失敗。
2018年2月2日,紐約,來自北京的小學生教梅德加·埃弗斯學院預備學校的學生中國書法。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中美教育界聯合聲明開了個好頭,民間機構是時候行動起來了
綜上可以得出,中美民間應該多走動、多對話、多交流,通過交往推動官方層面消融誤解誤判的堅冰,構筑相互了解的橋梁。從實際行動層面,具體該如何落實?
“落實的責任主要在美方。因為從特朗普時期開始,美國政府改變了對華政策,從既競爭又合作轉向了以競爭為主。拜登政府在別的政策上跟特朗普不太一樣,可是在對華政策方面基本上是‘蕭規曹隨’,設置了很多障礙?!苯馉N榮認為,現在應該是美方多做一點事,把一些障礙取消,比如對中國企業進行的無理制裁,就必須停止。中國政府也會負起責任,積極為民間交流創造條件。
2019年1月29日,費城,上海愛樂樂團與費城交響樂團在首屆中國新年音樂會上攜手演出。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在王沖看來,加強民間交流有諸多層面可以入手?!氨热鐝拿襟w交流入手,讓更多的記者可以常駐對方國家,不戴有色眼鏡,增進客觀的了解;一些半官方或民間機構可以主動牽頭,組織各種形式的民間交流,讓它豐富立體起來;還有留學生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交流渠道?!?/p>
王沖透露,今年5月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曾在一次座談會上說,在美國大約有29.5萬名中國留學生,但在中國的美國留學生只有350人?!斑@種不對等對于雙方相互客觀認知是有影響的。交流應該是雙向的,未來我們應該吸引更多美國學生來華學習生活,更多地了解中國?!?/p>
9月18日至20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與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發出聯合聲明,鼓勵中美高等教育機構恢復交往。
在金燦榮看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期待類似民間機構積極行動起來,達成共識?!耙粋€一個領域做起來,積少成多,慢慢地交流就大面積恢復了。希望用不了太久,中美友好的社會基礎就會給兩國關系的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政治條件,逐步推動中美關系巨輪行穩致遠?!?/p>